欢迎访问新利耐磨新材料!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黑碳化硅(微粉)


新闻资讯
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唐大辉

电话:0371-55887126

联系人:郑文梨

电话:18836610578

联系人:田硕倩

电话:15981812952

QQ:2313525897

座机:0371-55887126

行业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>>行业新闻

绿碳化硅微粉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

发布时间:2025-07-15   浏览量:6次   作者:新利耐磨

“5月之前订单还源源不断,进入5月后客户就像约好了似的集体消失。”江苏大阳微粉科技经理陈栋针在2023年的一次行业访谈中,道出了许多碳化硅企业的心声3.在车间的另一端,老张这样的磨工师傅掂量着砂轮的分量,他或许不知道,手中这把“工业牙齿”的原材料——绿碳化硅微粉,正在光伏产业的浪潮中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市场命运。

一、光伏浪潮下的核心需求

绿碳化硅微粉在业内被称为“光伏企业手中的刀具”3.其锋利度和耐磨性直接决定了硅片切割的效率和质量。别看它只是辅料,在光伏产业链中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。

据统计,2022年我国绿碳化硅微粉产量约12万吨,其中42%(约5万吨) 被光伏产业“吃掉”2.随着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太阳能电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,光伏行业对切割刃料的需求持续攀升,仅太阳能电池基板切割一项,年消耗量就达3-5万吨2.说白了,绿碳化硅微粉已成为光伏产业的“隐形齿轮”,默默地推动着每一片硅片的诞生。

全球市场同样火热。2024年全球绿色碳化硅微粉市场规模已达数亿元人民币,预计2030年还将继续攀升16.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,各国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,国际市场需求年增速保持在15%-20%3.这块蛋糕还在不断变大。

二、市场波动与竞争暗流

然而这个看似朝阳的产业,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“行情变化像过山车”,河南新密市碳化硅厂的李洁这样描述2023年的市场3.价格波动周期短则半个月,最长不超过一个月,且每次波动都呈下滑趋势3.

究其原因,主要有四个痛点:

光伏行业波动传导:上游“打个喷嚏”,下游就“感冒”。国外光伏补贴政策摇摆,直接影响硅片需求3.

产能过剩: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盲目扩产,2022年绿碳化硅原块产量达20万吨,供过于求苗头初现2.

废砂浆回收冲击:光伏企业通过废料回收,节省50%以上成本,导致新砂需求锐减。新砂价格(18.000-20.000元/吨)与回收砂(13.000-15.000元/吨)形成“双轨制”市场3.

恶性价格竞争:中小企业为生存压低价格,造成市场混乱。

说白了,市场正在用无形之手进行残酷洗牌。江阴巨能微粉科技的杨一直言:“没点家底的企业根本撑不住”3.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,头部企业如Washington Mills、山东青州微粉等凭借资金、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占据主动67.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小厂则面临减产甚至淘汰的命运。

三、破局之道:技术升级与应用拓展

面对挑战,企业并非坐以待毙,三条突围路径逐渐清晰:

纯度升级成为首要突破口。99%以上高纯度产品需求快速增长,在半导体晶圆切割、高级耐火材料领域备受青睐16.要知道,纯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,产品附加值就能跃升一个台阶。

应用场景多元化正打开新空间。除了光伏“主战场”,绿碳化硅微粉在汽车行业的研磨、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切割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需求明显提升57.未来五年,非光伏领域的应用占比预计提升30%以上,成为缓冲光伏市场波动的“减震器”。

产业链垂直整合成为头部企业的战略选择。从矿石冶炼到微粉加工,再到废料回收利用,形成闭环模式。洛阳红峰新材料等企业已开始布局全产业链,提升成本控制能力7.同时,环保生产技术的革新也成为竞争焦点,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5.

四、未来趋势:理性增长与区域重构

展望未来,绿碳化硅微粉市场将呈现三大趋势:

短期阵痛难免,但长期前景光明。杨一预测:“当前调整期将持续到次年4-5月,之后逐步回暖”3.随着光伏成本下降推动装机量回升,切割刃料需求将重返上升通道。

区域市场分化加剧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(占全球产量56.3%)3.内部格局也在变化:华北、华东地区依托产业集群优势,持续领跑;而西北地区凭借能源成本优势,新增产能不断涌入18.国际上,欧美企业聚焦高端细分市场,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则加速推进。

政策驱动效应显现。以上海为例,当地政府对25兆瓦以上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2.这类政策间接拉动了高端绿碳化硅微粉的需求。同时,各地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的扶持,也为技术创新型微粉企业提供了成长土壤8.

巨能微粉的杨一在2023年曾预判:“从9月到年底需求不会太大,但明年4、5月后会好转”3.如今回望,市场轨迹正沿着这条路径行进——阵痛未消,但曙光已现。

绿碳化硅微粉的故事,本质上是一部微观粒子与宏观产业的对话史。当一粒粒绿色晶体在硅片上刻出细痕,它们也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刻下了自己的印记。未来五年,这个看似不起眼的“工业齿轮”,仍将在光伏板闪烁的蓝光里,在半导体芯片的纳米级电路中,继续它无声而不可或缺的旅程。


上一篇:氧化铝粉在磨料行业的革命性作用 下一篇:没有了!